解析教学行为 品味课堂文化广东省陈晓燕名教师工作室读文品课网络研修第4期活动综述

发布于 2021-08-31 10:33 ,所属分类:中小学阅读学习资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在真实中真实地选择真实,

在平等中理解自己和他人,

在规范中规范地进行规范。

这样的课堂你向往吗?

怎样才是课堂的“真实、理解、规范”?怎样的教与学才能拥有“真实、理解、规范”的课堂?

8月25日晚7:30,王圣昌老师、陈晓燕老师及学员代表在“读文·品课”网路研修第4期之品课分享第2期活动中和老师们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为了让此次品课活动更高效、高质,工作室在活动之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于8月16日推送了第2期品课活动资源包,包括王圣昌老师执教的两节《小数乘整数》教学视频、品课导引、品课框架,以指导学员们从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堂文化两个维度进行品课。工作室gongzhong号同步推送了活动预告,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

▲活动海报

▲品课导引

▲品课指标框架

25日19:30,品课分享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准时开始,历时三个多小时。广东省陈晓燕名教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东莞小学数学基地核心组成员及一线自愿参与的数学教师共 2538 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王圣昌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全程参与。

开场指引

活动依然由陈晓燕老师主持。由于有新老师加入,陈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读文·品课”网络研修活动的目的及前几期研修情况。指出:“读文·品课”活动旨在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师研修方式,帮助教师更快速、更有效地实现专业成长。

接着,陈老师简单回顾了前3期“读文·品课”活动。指出8月研修主题是在7月“课堂文化与课堂对话”主题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数学课堂文化”进行“读文”和“品课”。

这一期品课活动选择的课例依然是王圣昌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整数》,两节课教学内容相同,上课班级不同,但均为四年级学生。

为了让老师们的交流和分析更聚焦,陈老师再一次对“品课导引”作了解读,引导老师们从如下两个维度去观看和分析王老师的课。

1.教学维度:理清这节课的基本结构,记录学生在各环节中的表现,分析学生表现的相同和不同以及王老师的教学处理。重点思考:在相同的任务下,学生不同的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日常教学有怎样的启示?

2.课堂文化维度:结合“课堂文化”品课框架,从课堂规范文化和课堂观念文化两个方面,选择部分要素进行分析。

陈老师特别强调,品课时要聚焦主题,聚焦品课导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提醒老师们品课时要三个方面:一是品课的导引和框架对课堂教学方向的引领;二是思考差距在哪里?三是思考如何实现?

此外,陈老师解释了为什么首先选择“课堂文化”做品课分析,因为课堂文化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

品课分享,对话名师

第一位分享的是广东省陈晓燕名教师工作室助手兼省级学员——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数学科组长何莎老师。

何老师从教学维度作了《聚焦核心素养,重构教与学的方式》的主题分享。先简单介绍了当前学业质量评价导向已从偏重对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常态的教学中,需要厘清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及其表现具体内涵是什么?接着,指出“小数乘整数”这节课要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为运算能力。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是对算理理解水平的过程性评价。一般而言,算理理解水平有四个层次,王老师在本课中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与之对应。

▲算理理解的四个层次及王老师设计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教学片段对比分析

接下来,何老师播放了两节课中王老师教学任务一——“说说看,你对0.3的理解”的教学片段,并对两个片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指出:计算教学应从“数的重组”这一角度对相应算法的合理性作出说明,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理解性学习。

01

02

03

【任务三教学片段对比分析与互动研讨】

紧接着,播放两节课中“任务三”的教学片段,分析了两个片段中学生所呈现的算法及其对算法的解释的异同点,由此引出关于“算法是否需要优化”“教师如何追问”“学生在算法上不同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等问题的研讨。

此时,老师们的热情已被挑动,讨论区非常热烈,王老师和陈老师也适时介入。

互动研讨

评论区A++谈老师:王老师的课,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王老师: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理解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每个孩子在理解自己方法的基础上,去理解别人的想法,这样他就有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对比,找到 “通法”,这才是目的。

陈老师:大家都很喜欢王老师的课堂,但老师们平常很难做到真实呈现孩子想法。请问王老师:1.为什么您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真实地把孩子的想法呈现出来?2.您是怎样做到的?相应的策略是什么?

王老师:为什么要真实呈现孩子的想法?我希望孩子能自己经历思考的过程,而不是老师代替他们去思考,只有当自己思考了,才能用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进行对比,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对于怎样才能做到?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很难,需要很多时间。是的,这样做前面也许会很耗时,但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后面会很高效。

陈老师:王老师刚才讲的是怎么看待自己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的“短效”和“长效”的问题。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短效”中,而应该把目光放长远,要看到“长效”。从两个班孩子不同的表现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行为长期坚持以后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推出两节课进行对比的原因。

评论区老师提问:如何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思考?

王老师:我觉得不管思考什么,要孩子学会并且愿意思考。学会思考首先就要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并能够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因此,我追问的点都是趋近于本质的东西,比方说怎么从12变到1.2,为什么直接点一个点就可以了,这就是要孩子学会数学地思考。训练思维大概有这几个层次:一是讲清楚自己的想法;二是读懂他人的想法。至于策略:不仅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更高层次是A同学提出的想法,由B同学去解读或质疑。

讨论区提问: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王老师:个人认为,把不同方法的共同点抓出来,基本就是算理。比方说“为什么都有3×4, 到底3×4在算什么?”理解了这个问题就理解了算理。

【任务四教学片段对比分析及互动研讨】

互动交流后,何老师继续播放了两节课中任务四的教学片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何老师指出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应该存在内在的关联,理想的状况是学生在自主的多样化的算法基础上“生长”出优化的算法,即基本算法的“通性通法”。A班的孩子由于没有多样的方法,所以不能通过比较提炼出基本的算法,而B班的孩子由于呈现了多种算法,所以在找相同点时会表现得更好一些。

互动研讨

王老师:有人问我为什么最后不归纳方法?我最后没有归纳方法,一是因为这两节课是研究课,我想看看孩子们最后实际能走到哪个层次?二是考虑孩子们自己的任课老师一定会去归纳方法。

陈老师:如果孩子自己的老师不归纳,王老师会怎么去归纳呢?

王老师:最后如果要归纳的话,我会引导孩子去回顾学习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复盘,再问孩子们“现在你对0.3×4的理解和之前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

陈老师:这是老师们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引导孩子反思和回顾时,要回顾什么?总结什么?应该是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反思学习前后有什么变化?而不是直接复述或告知程式化的结论。

评论区娟儿提问:PISA对于素养的描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王老师这节课没有太多生活情境的设计,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陈老师:PISA所说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老师们所理解的课本上解答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题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平时课堂上所谓的正确解答有生活情境的题目实际还是在解题,不是问题解决。

最后,何莎老师从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谈了基于王老师两个课例分析后的思考和启示:

知识层面

(1)要站在单元目标达成的视角整体思考每一个课时目标的达成;

(2)明确运算算理对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要清楚算理理解的表现是什么?基于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学习路径设计教学任务;

(3)要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算法优化”的关键,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生长出优化的算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已有方法的比较和优化得到的,而不是教师“硬塞”的。

思维层面

(1)课堂上要有让学生清晰、准确解释想法的机会,在认真倾听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判断和调整教学。

(2)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学会数学表达。

互动研讨

王老师:这个框架理得很好,其实我上这节课就是在做这三件事情。计算课,做好这三件事情就够了。

陈老师:第一件事情如何算?老师们都比较清楚,但为什么要这么算,如果老师自己不是很明白,那就一定要弄明白。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让孩子去表达”是目前课堂非常欠缺的,一定要加强。

接着,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于芳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于芳老师:为什么明知学生的方法和说明不够丰富、准确,也始终不作任何提示?

王老师:我不作任何提示,在课堂上“死磕”到底,就是想呈现孩子最真实的状况。

于芳老师:为什么王老师最后没有通过总结得出最优解?

王老师:为什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最优解,一是因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最优解的话,从心理学或哲学角度思考,长期这样,孩子们会觉得,我只要等别的同学或老师说出答案(结论),我们思考这么多是为什么?二是什么是最好的不应该是老师告诉孩子,而应该是孩子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去选择,我们应该给孩子选择最优解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最优解。

陈老师:我们是一定要给出一个结论?让所有孩子都用同一种方法?还是让孩子学会分析、判断、选择?当老师问出“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时,孩子们会不会已经有了选择?这样会不会比我们直接给出结论更有利于孩子理解?

于芳老师:这样上确实会理解得很好,但会不会导致书写上不规范?

陈老师:适当的书写规范是需要的,但如果要在“真正理解”和“书写规范”之间做取舍,一定是优先选择“真正理解”。如果孩子没有真正理解,那给到孩子的就是机械的记忆、机械的技能训练。

王老师:这种状况下,很容易让孩子以为数学学得好不好在于能不能听懂老师在说的这个事,而不是学习数学的思考过程和思考方式。

陈老师:当学生真正理解后,不用太担心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真的理解了,孩子一定可以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于芳老师:为什么两节课最后的总结交流情况出乎意料?课例A的孩子前面呈现多样算法时表现没有课例B的好,但后面总结的时候却“金句”频出。

王老师:课例A的孩子只是习惯做这样的总结,而课例B的孩子不习惯做这样的总结,这恰恰反映出两个班级数学老师平时教学的侧重点和训练点不一样。

阳海林:我们习惯的教学,是不是孩子能把算理说出来就行了,对算理的理解是有4个层次的。一节课下来,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达成水平四,也有部分孩子是其他层次的,老师在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要理性对待,允许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慢慢达到水平四。

王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来讲,这是第一节课,并不是第一节课就要求所有孩子都达成最高的层次。这样的课上下去,每个孩子不可能都达到最高的水平,但每个孩子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

第二位分享的是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东莞小学数学基地)核心组成员——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李峤老师

李老师从数学课堂文化维度作了题为《王圣昌老师数学课堂文化赏析》的分享。从课堂规范文化和课堂观念文化两个维度,聚焦真实、理解、规范三个关键词对王老师的两节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分享前,李老师特别指出,王老师很多教学行为是出于他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由他的观念和文化决定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学王老师的做法,更要学他这样做背后的想法。

首先,关于真实。李老师从“为什么要强调真实?”聊起,分析了目前课堂中“真实”的现状、“真实”的必要性,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了追求“真实”面临的困难。

接着,他提出了灵魂拷问——“你是一个真实的人吗?”,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课堂,我们呈现的到底是选择的“真实”还是真实的选择?

接下来,李老师细致地对比了两节课例中的几个细节,发现王老师在两节课中,最真实地呈现了学生真实想法的过程。

李老师对王老师的几个教学处理提出了疑问:当呈现了孩子的不同方法后,这些方法要不要展开讲?王老师对不同方法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王老师回应了取舍的标准:当这种方法,大部分的孩子都认同,并且对后面的学习也没有太大影响,就不用处理;当这种方法,继续讲下去孩子会越来越绕、更加不清晰的也要及时叫停。

其次,关于理解。李老师提出了“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平等的抓手是理解”的观点,认为理解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理解学生,二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又包括理解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思维、理解听的学生如何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播放了视频片段,让老师们看到王老师是如何帮其他听的学生来理解别人的想法的。

王老师解释了他为什么习惯由孩子提出问题以及怎样促进学生理解。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想法,王老师一般有三个处理层次:本人解释;他人解释(读懂被人的想法);他人质疑。

陈老师补充道:关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王老师曾说过“相信孩子、相信数学”,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去理解和牢记的。

最后,关于规范。李老师从倾听的规范、合作的规范这两个维度分析了王老师课堂中规范文化建设的具体片段,并对片段中王老师做的三件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疑问“王老师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了解孩子的组别?”

王老师强调,组别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是哪个组的,才能知道讨论时跟谁讨论。接下来,王老师回应了讨论区有老师提出的“什么时候应该组织孩子讨论”的问题,指出当他发现把问题抛给孩子以后,孩子抓不到重点,就会组织短、平、快的讨论,让没跟上的孩子赶紧问,知道了的孩子赶紧分享。

接下来,李老师指出,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每次小组讨论前都会和孩子们讨论协商讨论的时间,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训练孩子的量感。王老师补充说明了在课堂中,他会随时随地抓到机会就训练孩子,训练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李老师表示,王老师的课堂是我们向往的,要想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首先要弄懂王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刻意”去做,从而慢慢形成习惯,最终实现不经意间就会这样做。

其实,在老师们的心中,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爱较真的人,而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只有真,才有善,才有美!

三个多小时的研讨,老师们意犹未尽。

最后,陈老师再次对品课维度进行了小结和强调:一是“读文·品课”活动首先选择“课堂文化”维度,是因为价值观决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它更重要。二是本期之所以选择“真实”“理解”“规范”三个关键词,有以下考虑:首先,“真实”这个维度,老师们也很想在课堂实施,但实践的时候,还是会从自己教学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真正展示学生真实的状态。而“理解”这个维度,我们以前也提,但只是泛泛而谈,更多孩子情感需求,基于学科学习层面的“理解”很少。而“规范”,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一种走极端的倾向,一提到学生主体,就以为是放任自由,其实,课堂上必要的规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是学生素养培养的必备内容。王老师的课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仍沉浸在研讨中,在工作室学员群及朋友圈谈收获……


此次活动,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老师们在至精至诚的交流讨论中领悟、反思,收获满满。并肩同行于研修之路,学员们定会在工作室的引领下,知行合一,足履实地,行而致远。

羡慕的小伙伴可以回看哦!

▲回看ErWeiMa

THE

END

撰稿:曾娟林(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

编辑:何 莎(松山湖第一小学)

审核:陈晓燕


广东省陈晓燕名教师工作室


相关资源